【图文直播】“壮丽70年·奋斗新时代”大型采访活动

省委宣传部年初对各市进行“壮丽70年·奋斗新时代”大型采访活动线索征集,经过前期线索征集报送筛选之后,扬州市入选线索为“扬州积极打造大运河文化标识”和广陵区的“八老改造”。
微信图片_20190518190016.jpg 微信图片_20190518190021.jpg 微信图片_20190523164417.jpg
已邀请:

与梦相续99

赞同来自:

8:20,采访组人员于扬州市政府集中,一起前往第一个采访点——瓜洲村绚彩乡村——葵园。

与梦相续99

赞同来自:

瓜洲镇瓜洲村的村委会主任周瑜说,葵园占地一千亩,拥有七百亩的花草树木,每年接待游客两万人,时下正是旅游旺季,目前村里在对二十多户的村民进行搬迁,争取将村里发展成特色民宿,后期还会增加森林探险、索道等游乐项目。

与梦相续99

赞同来自:

2015沿江路开通后,瓜洲村葵园将不可用的一些边角地进行开发,带动了周围群众就业。
葵园的工作人员大部分由村民构成,以前种地的村民现在在葵园栽花种树,收入有了提高,环境也有了改善,村民对于村里的发展规划也越来越理解了。

与梦相续99

赞同来自:

墙绘是瓜洲打造一步一景,全域旅游的特色之一。

与梦相续99

赞同来自:

村民陶菊香阿姨说,葵园开建以来自己就在里面干活了,平时负责栽花除草,一天有70元左右的收入,工作时间自由,环境变好了,还能吸引很多游客,增加更多的工作机会。眼下葵花就开了,到时村里满路的葵花,景色很美,希望大家都来旅游。

与梦相续99

赞同来自:

记者们来早了,葡萄树还没结果。枇杷树结果了,还有一点酸。

与梦相续99

赞同来自:

“汴水流,泗水流,流到瓜州古渡头”“京口瓜洲一水间,钟山只隔数重山”“丰功利生人,天地同朽灭”。说起吟诵“诗渡”瓜洲的诗词和与这里有关的典故,瓜洲镇文化站副站长孟宪才如数家珍。

与梦相续99

赞同来自:

位于扬州运河三湾风景区的大运河博物馆效果图。

与梦相续99

赞同来自:

运河三湾风景区副总经理王石群向大家介绍三湾公园建设的历史。
三湾公园建设之前,所在地区是一片棚户区、化工厂、农药厂等脏乱差的景象。14年政府对这里进行规划,15年进行开工建设。把昔日脏乱差的环境变好,河道疏浚,具有扬州特色的园林景观等在这里进行展示,活化了运河文化,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所带来的福利。

与梦相续99

赞同来自:

采访组来到486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区。

与梦相续99

赞同来自:

486非遗集聚区的传统雀笼制作大师王玉生说,扬州非遗文化较丰富,漆器玉器金银细工竹雕牙刻的发达都与运河水运的发达脱不了干系,扬州的文化底蕴深厚,能工巧匠多,自祖师爷在乾隆48年开始做鸟笼,由扬州盐商带到京城,就受到皇亲国戚欢迎,得到乾隆青睐。可以说因为大运河,扬州的传统技艺、文化才得以传承下来,使我们能看到当年扬州的繁荣。
作为传统雀笼制作第七代传人,王玉生经常去大学宣传、带徒,也希望有生之年能成立宫廷鸟笼陈列馆,把这项宝贵的技艺传承下去。

与梦相续99

赞同来自:

中国大运河研究院研究员姜师立认为,运河精神其实就是一种商业精神,其中有创新成分,比如剪纸,需要不断创新,要有工匠精神,精益求精,这样才能推动传统工艺传承,也推动现在的产业发展。
运河是文化遗产的廊道,也是运河旅游资源,要做到文旅融合,增加旅游的广度深度,让更多年轻人接受。
比如卢氏住宅等可以增加体验馆、展示馆,增加表演项目,在里面能听扬剧扬州评话,做琴棋书画的表演,延伸产业链。将运河文化展现出来,体现运河旅游的品味。只有打造好大运河璀璨文化带、绿色生态带、缤纷旅游带,运河文化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,成为一种文化符号。

与梦相续99

赞同来自:

今天上午第一站:邵伯运河生态公园。邵伯运河文化生态公园项总占地面积360亩(其中水面约180亩),主要包括茶花园、荷塘月色、净瓶广场、桃花坞和铁牛湾五个运河文化主题片区。公园处于古今运河的交界处,是邵伯古镇景区里的一段“清水走廊、生态走廊、绿色走廊、人文走廊”。

与梦相续99

赞同来自:

邵伯镇宣传科副科长丁云峰介绍,
邵伯在东晋时水患不断,甚至名字也因此得来。
1600多年前东晋军事家谢安考察这里,发现地势西高东低,西边的水淹没了东边的农田,于是修建是水利工程,解决了水患问题,于是老百姓将谢安比作西周名臣召公,(古“召”与“邵”谐音)又叫邵公邵伯。
康熙时期曾决堤,淮河到长江数十处决堤,邵伯决堤宽180米深13米,当地官员上报朝廷,修缮河道,造了镇水神兽。
民国二十年,又有水患,江都乡贤乡绅纷纷慷慨解囊,修筑河堤。
邵伯运河文化生态公园在大运河申遗时还没有太多底气,但省文化局来到邵伯,表示这里是一笔巨大的文化历史财富,做好了就是扬州的亮点。此后邵伯政府积极筹款,找水利局积极清淤,修缮邵伯古堤、码头,以及其他古迹修复。把沿线砂石污染解除,渔民上岸。拆除围网养殖、违建房屋等,为渔民建安置小区,做了许多工作。

与梦相续99

赞同来自:

江苏省邵伯船闸管理所所长、支部书记辜凯说,邵伯船闸24小时运行,去年通行量达到3.1亿吨,是设计通行量的三倍多。
航道运输运载量大,运输成本低,绿色低碳,拥有其他运输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。
目前船闸两边设置多处太阳能和便携式垃圾桶,河道里设置污水处理船,以保证运河总体水质。
交通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,相信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下,苏北运河会迎来第二个春天。

与梦相续99

赞同来自:

邵伯船闸闸史陈列馆。

与梦相续99

赞同来自:


    下载视频

与梦相续99

赞同来自:

闸史陈列馆的大屏收起来就是落地窗,可以直观地看到邵伯船闸外大运河的风光。

与梦相续99

赞同来自:

邵伯码头现在是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点。

与梦相续99

赞同来自:

邵伯公路52岁的渔民子女周德勇和采访组介绍,
1890年左右,自己的曾祖父从盐城移居过来,用一种特制的网打渔,那时没有万福闸等水闸,邵伯人不太会捕鱼,曾祖父从海边到内陆水域,两吨半小木船住父母和五个小孩。那时打渔有虾笼拖网旋网挂钩抛网等各种各样的工具,现在基本大家都用虾笼。
77年,全家住进了政府的安置房,红砖青瓦的一排房子,住有150户人家,吸引了全江都的人来看,大家都没见过这样的房子。
以前随船四处流动,渔家的孩子无法稳定入学,住安置房安定下来后,孩子入学的问题终于得以解决。
其后,大队又办厂解决渔民的就业问题,村民子女遍布乡镇纸盒厂,铁木社,电子元件厂,模具厂,船厂等。
周德勇回忆,以前打渔冬天船上有水就结冰,手冻得伸不出,用手去拉网勒得生疼。夏天打渔又暴晒,小木船无法对抗大风这样的恶劣的天气。
现在自己这一辈的下一代都入学就业,大多都读到大学,进入各行各业,也有投身水利工程行业的。
目前村里仍有一百多户人家从事打渔行业,分布在长江、大运河、邵伯湖、里下河等等。

与梦相续99

赞同来自:

位于淮扬运河高邮段东岸的盂城驿距今有六百多年的历史,占地约16000平方米,是目前大运河沿线保存较好、规模较大的古代驿站。

与梦相续99

赞同来自:

大运河傍城而过,高邮湖水天相接,给高邮留下了明清运河故道、南门大街、平津堰、耿庙石柱、万家塘、杨家坞、镇国寺塔等遗产点,是彰显历史印记和城市文化的最佳符号。运河文化公园不仅地理位置独特,更有“一湖二河三堤”景观格局。
西侧是780平方公里烟波浩渺的高邮湖。中间是高邮明清运河故道,北起界首四里铺,南至高邮镇的石工头,全长26.5公里。东侧是雄浑开阔的京杭大运河,高邮段大运河遗存作为漕运主航线的功能一直延续至今,见证了中国漕运制度的始终。

与梦相续99

赞同来自:

清水潭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黄叶森介绍,清水潭旅游度假区在2003年引运河水挖成普照湖,进行一系列举措规划设计,清理湖面,改善水质,保护鸟类,建观鸟台,办龙舟赛。才使这里原先的一片荡摊有了如今的景象。

与梦相续99

赞同来自:

上午9:00,采访组出发前往宝应氾水参观南水北调宝应站。

与梦相续99

赞同来自:

南水北调宝应站副所长杨红辉介绍,宝应抽水站处于江苏工程三条线中的东线,主要功能一个是调水,一个是排涝,排水速度达到130立方/秒。宝应站05年开工建设,创下“三个第一”:第一个开工建设,第一个基础投入试运营,第一个工程出效益。从18年十月到今年五月排水10.88亿立方米,相当于1-2个洪泽湖的水量。

与梦相续99

赞同来自:

里下河地区有1200万人口,1400万亩农田,宝应站建设之前经常是洪水泛滥,建好后再也没有淹过。眼下即将进入汛期,宝应站又将发挥它的作用。

与梦相续99

赞同来自:

氾水镇村建办主任凌冰介绍,为打造运河风光带,氾水运河边的砂石码头、厂房、商店等场所全部要拆除搬迁。去年已经完成拆除65处,今年正在拆除11处。拆除后的有些地方已经建成步道等,供市民散步娱乐。

与梦相续99

赞同来自:

大运河遗产点之一——刘堡减水闸。

与梦相续99

赞同来自:

氾水古镇人口约有五万。氾水人民公园位于集镇的区域中心位置,占地面积80亩,集文化、娱乐、健身功能于一体。自2004年开园以来,每天来此休闲的居民络绎不绝。

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